20世紀80代初,藏傳佛教僧人晉美彭措為了振興一度慘遭糟蹋蹂躪的教派精華,1980年來到喇榮溝里,辦起了一個小規(guī)模的講經(jīng)班,向他的弟子講授藏傳佛教精要,學員約有三十多人,這就是日后五明佛學院的前身。
從成都出發(fā),向西北方行駛,途經(jīng)汶川、理縣、馬爾康等地后,便能進入色達縣境內(nèi)。一路駛過,山變高、水變深,漢文化的印記在曲折道路間漸漸淡去,蒼茫云霧中,偶爾能看見某處陽光下舞動的經(jīng)幡。
這里是川西北海拔最高、氣候最寒冷、自然條件最差的地區(qū)。在破損的道路間不斷顛簸十幾個小時后,于洛若鄉(xiāng)處向東北行駛幾百米,便能看到六七座黃白斑駁的喇嘛塔,之后便是一座橫跨公路的紅色大門。藍色門楣上寫著一排金色大字——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。
繼續(xù)前行,兩側(cè)山坡上逐漸出現(xiàn)幾座赭紅色的藏式平頂木屋,過了一個轉(zhuǎn)折,震懾心魄的一幕便出現(xiàn)在面前:四千米海拔的蔚藍天空下,有數(shù)以千計的紅色木屋鋪開在山谷之中,連綿數(shù)公里,幾座輝煌的寺廟和佛堂坐落其間,宛若一片紅色汪洋!
道路兩側(cè),身著絳紅袍子的修行者三三兩兩走過,有的手持經(jīng)書,自顧自的念經(jīng)交談;有的拿著日常用品,與身旁友人相互討論著什么。山谷中回蕩著巨大的梵音廣播聲,飄飄蕩蕩隨風倏忽,眼前浮現(xiàn)的這神圣肅穆的一切,都屬于喇榮五明——這當今世上最大的藏傳佛教學院。
色達這片土地,據(jù)說在遠古時期是一片海洋,后來因為地殼運動,海底上升成為陸地,島嶼則成為四周的群山。在今日色達的有些山頂上,仍可見到一些海洋貝類的化石,而在平地上則隨處可見原來沉積在水底的鵝卵石。
關于色達名稱的由來有一個傳說:很久以前,蒙古某部落的三兄弟之間發(fā)生了爭執(zhí),沒法再共處下去,有一個兄弟便帶著全家離開部落,前往南方尋找新的安身之地。途中他遇見一個喇嘛,指點他說:“你往前走,走到一個有金馬的地方,那就是你的安家之處?!崩镎f完就不見了。
他們來到今日色達這個地方,發(fā)現(xiàn)群山中有一大塊平原,地勢平緩,草木豐盛,連綿的群山中有一座山的形狀有點象一匹馬,便停了下來。當他們安營扎寨時,從地底下挖出一塊狀如母馬的黃金,這更使他們確信,這是上天的旨意,他們從此應該在這兒生活下去。后來,人們便把這個地方稱為“金母馬壩”,譯成漢文,就是“色達”?!吧?,在藏文里是金子的意思,“達”,藏語里是指的就是馬。
五明佛學院的位置在色達縣東南方群山之中一處叫做“喇榮溝”的地方,海拔比色達縣城稍高一點。過去這兒歷來是人跡罕到之地,除了偶有出家人來此閉關修行,根本沒人會跑到這里來。
20世紀80代初,藏傳佛教僧人晉美彭措為了振興一度慘遭糟蹋蹂躪的教派精華,1980年來到喇榮溝里,辦起了一個小規(guī)模的講經(jīng)班,向他的弟子講授藏傳佛教精要,學員約有三十多人,這就是日后五明佛學院的前身。
關于這位佛學院的奠基者晉美彭措,我們需要做一些了解。這位僧人1933年出生在青海省境內(nèi)的杜柯智美曲列鄉(xiāng),根據(jù)藏傳佛教的活佛轉(zhuǎn)世制度,他被認定為西藏的一位傳奇高僧——列繞朗巴的轉(zhuǎn)世靈童。
十四歲的時候,晉美彭措出家當了喇嘛,青年時期的他在甘孜州石渠縣的佛教學校學習了六年,打下了堅實的佛學理論基礎。關于晉美彭措在文革時期相關經(jīng)歷的文獻不多,只是有書籍資料這樣說:“每逢造反派強迫僧侶面對面斗爭自己的上師和道友時,晉美彭措往往會顯現(xiàn)出一種滿臉腫脹、令人生畏的病相來,“造反派”見他這個樣子,也就只好放過了他。”
1987年,已在喇榮溝講經(jīng)七年的晉美彭措說動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班禪大師,正式批準成立了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,還請全國佛教協(xié)會會長趙樸初為五明佛學院題寫了院名(就是佛學院入口牌坊上的金色大字)。此時佛學院已稍具規(guī)模,學員人數(shù)已近千人。進入九十年代后,佛學院獲得長足發(fā)展,學員人數(shù)象滾雪球般成倍增加,并且開始有漢地弟子來此學法,晉美彭措的聲名大漲,被廣大信眾尊稱為藏傳佛教寧瑪派的如意寶大法王。(法王是佛教體系中對某些僧侶的尊稱,也是佛教徒對于轉(zhuǎn)世喇嘛的稱謂。)
晉美彭措于2004年因心臟病逝世,繼任的學院管理者是他的外甥女——門措上師。然而門措上師因為身體原因不常居住在佛學院內(nèi)。因此便由學院內(nèi)的幾名法師組成了代理委員會,管理學院的教學、建設問題,法王的大弟子索達吉堪布長年擔任委員會領導的角色。進入21世紀后,學院人數(shù)持續(xù)增加,到目前為止,在學院內(nèi)常駐的僧侶人數(shù)已接近4萬人,如此的增長速度堪稱奇跡。
圖:從左至右:晉美彭措、門措上師、索達吉堪布
專題來源:四川旅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