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 ? ? ??壩上草原是蒙古族人民集中居住的地方,有著各式各樣精彩盛大的蒙古族民族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
? ? ? ?? ???那達慕大會
那達慕大會蒙古族盛大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?!澳沁_慕”,蒙古語音譯,意為“娛樂”、或“游戲”。源于古代的“祭敖包”。此節(jié)在每年七八月間牧民生產(chǎn)的黃金季節(jié)里舉行,每次一至數(shù)日。屆時,男女老幼身穿節(jié)日盛裝,云集于各個集會點,舉行賽馬、摔跤、射箭、蒙古象棋、歌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,并進行生產(chǎn)經(jīng)驗和物資交流等活動,內(nèi)容豐富多彩,是活躍農(nóng)村、牧區(qū)文化生活,促進生產(chǎn)的好形式。近年來,每逢那達慕來臨,國內(nèi)外賓客也慕名前往塞外草原,與蒙古人民共享節(jié)日之樂。
? ?? ?? ?? ??敖包會
又稱“祭敖包”、“塔克楞節(jié)”。蒙古族、鄂溫克族傳統(tǒng)祭祀節(jié)日,一般在農(nóng)歷五六月間擇定一個吉日舉行。“敖包”,蒙古語“堆子”的意思,堆子,原是道路和境界的標志,后演變?yōu)槊晒诺让褡宄绨莸奶斓鼗蛏筋^神的象征。是在丘陵或山地高處用石頭堆一座圓形石塔,里面有神像或佛經(jīng),頂端豎一根長桿,上面插經(jīng)幡、弓箭等物。祭祀時,請喇嘛念經(jīng),殺豬宰羊敬獻,祈求風(fēng)調(diào)雨順,牧草茂盛,人畜興旺。
? ?? ?? ????祭敖包
蒙古族的一種祭祀活動?!鞍桨?,蒙古語“堆子”的意思。堆子,原是道路和境界的標志,后演變?yōu)槊晒诺让褡宄绨莸奶斓鼗蛏筋^神的象征。是在丘陵或山地高處用石頭堆一座圓形石塔,里面有神像或佛經(jīng),頂端豎一根長桿,上面插經(jīng)幡,弓箭等物。敖包神被視作氏族保護神,舊時行人路過要下馬,獻上錢財,供以酒肉,或剪下馬鬃馬尾系其上。祭祀多于草豐畜壯、氣候宜人的夏秋之季舉行,儀式隆重。屆時,人們攜帶哈達及整羊肉、奶酒、奶食等祭品,匯集于敖包處,先獻哈達和供祭品,再由喇嘛誦經(jīng)祈禱,大家跪拜祝福,往敖包上添加石塊或以柳條進行修補,并懸掛新的五色綢布條和經(jīng)幡等。祭祀禮儀大致有血祭、酒祭、火祭、玉祭四種。祭典結(jié)束后,人們圍坐一處喝馬奶酒、吃羊肉,并舉行賽馬,摔跤、射箭等文體活動。鄂溫克族和達斡爾族亦有這種祭祀習(xí)俗。解放后已廢。
? ?? ?? ?? ?獻哈達
藏族、蒙族用于敬佛或相互交往中表示敬意的一種禮節(jié)。哈達按質(zhì)料來分可分為普通品,中級品和高級品。普通品為棉紗織品,稱為“素?!保恢屑壠窞榻z織品,稱為“阿?!?;高級品為高級絲織品,稱為“浪翠”。哈達的長短也不一致,長的一、二丈,短的三五尺。顏色以白色為主,此外還有淡黃、淺藍等幾種。獻哈達多行于慶宴集會、迎客送賓、會見友人,晉謁尊長,拜佛祈禱等場合。其方法是:獻者雙手手心向上,將哈達搭在食指與拇指之間,使兩端下垂。獻給尊長或貴賓,獻者必須躬腰低首將哈達舉過頭頂送至雙方座前請其收納;獻給平輩或下屬,則將哈達搭在對方的頸脖上即可。敬獻哈達時,雙方都需互致問候和祝福。
? ?? ?? ??敬鼻煙壺
蒙古族牧民相見禮俗??腿酥良抑校魅藢⒁谎b有煙粉或藥粉的小壺獻于客人面前,讓其嗅一嗅??腿诵岷笠远Y相答。按古老習(xí)俗,若是同輩,須用右手互相交換,待雙方都將對方的煙壺吸一下,再互相換回來。若是長輩,則要待其坐定,自己站著交換,待長輩吸過,微微向上舉一下,而后雙手捧給長輩,將自己的煙壺換回。婦女在舉壺時還須輕輕碰一下自己的前額,并慢慢躬身,然后雙手遞給長輩。
? ?? ?? ???酥油抹額
蒙古族待客禮俗。貴客至或遇重大節(jié)日舉宴,主人送上一瓶酒而先不上酒杯。瓶口上抹有酥油,先由上座客人或長者用右手指蘸少許酥油自抹其額,再依長幼之序遞抹,事畢主人才拿來杯子斟酒敬客。
? ?? ?? ?? ?? 火神節(jié)
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呼倫貝爾盟索倫一帶鄂溫克族人的節(jié)日。過節(jié)時間是農(nóng)歷十二月二十三日。節(jié)日里,家家都要殺一只肥羊,選最好的胸脯肉和羊頭,放在火上烤,以供祭火神,全家老小向火堆叩頭,供祭后,各家盡興享用火烤的佳肴。
傳說很久以前,鄂溫克人不知道怎樣使用火。有個獵手打獵時無意中走進了一個盤踞著許多蛇的大石洞。他出洞時,世上已過了許多年,但這時他竟然能聽懂神仙的語言了。獵人看見兩座氈房,一座是富人的,一座是窮人的。他進窮人的氈房作客,聽見火神的言語,說是要懲罰那個貪得無厭的富人。晚上果然顯靈,火神懲罰了富人。獵人將事情的真相告訴窮苦的牧民們。后來牧民們開始崇敬火神,并把十二月二十三日定為火神節(jié)。
?